杏林硕果满园岐黄飘香人间

来源:发表时间:2021-12-08 10:56:23 发布:0

杏林硕果满园岐黄飘香人间

马同长出生于河南安阳市内黄县的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乡下的中医郎中,主治各种疮疖。12岁那年,一位前来家中求医的脉管炎患者深深震撼了他:那些溃烂得惨不忍睹的伤口,和那被剧痛折磨得无法忍受的呻吟。他立志要随父习医,为乡民看病。

1976年马同长进入河南省卫生学校学习,他为自己制定了第一个十年规划:十年内攻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了突破用药新方法新方剂,他走访病人,查经引典,收集了各种民间单方验方,总结出许多致病诱因。受虫蛀、蚯蚓拱地等自然现象的启发,他又开始痴迷虫类药物通经络破血栓的神奇机理……为此,他冒着生命危险,亲尝壁虎、水蛭、蜈蚣、蟾蜍、乌梢蛇及马钱子等有毒中药,这期间他中毒14次,6次险些丧生。1979年马同长在河南省卫校附院成立了脉管炎专科,同年,他结合经方和临床,研制出了对脉管炎有显著疗效的“溶栓汤”。1980年为满足全国各地大量涌入的患者,在安阳市北关区南漳涧村设立简易脉管炎病房,床位150张。

1984年6月5日,濮阳市卫生局批准设立二级机构濮阳市脉管炎医院,卫生事业编制30人,马同长任院长。建院初期只有七名员工、七条凳子、八张桌子和四万元药品,条件十分简陋。

1985年1月15日,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发函至深圳市卫生局,推荐由中国青年报社和濮阳市脉管炎医院共同投资在深圳市开设“脉管炎治疗中心”,6月2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卫生局相继批复:同意市附城医院与濮阳市脉管炎医院合办“深濮脉管炎治疗中心”,医护人员可办理特区暂住户口。至此,医院迈出了走出去联合办院的第一步。至2000年底,在全国及东南亚等地设立联合分院160余家。

马同长针对患者病情分期不同,对症下药,研制出了溶栓丸1--7号方,成功挽救了无数脉管炎患者不截肢。

1985年12月31日,“以溶栓丸为主综合治疗脱疽(脉管炎)的研究”通过濮阳市科委、卫生局组织的专家组鉴定,鉴定意见提出:“本疗法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处理治疗三期病患者可以使绝大部分的患者不截肢,因此该成果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中外多家媒体报道:脉管炎病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被年仅30岁出头的青年中医马同长征服了。时至今日,马同长独特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特色诊疗技术和理法方药仍在安阳市脉管炎医院广泛应用和传承创新,影响广泛、声誉良好,他潜心研制的系列中药制剂因疗效显著、特色鲜明和优势突出,获得了河南省食药监局制剂批文,在临床治疗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炎、糖足病、雷诺氏症等周围血管疾病方面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86年9月6日,濮阳市脉管炎医院移交安阳市,更名为安阳市脉管炎医院,隶属安阳市卫生局领导,公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作为该院的创始人,马同长继续担任院长。医院现已发展成为国家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床位150张。

马同长悬壶行医40余年,博采众家,吸取精华,传承创新,先后主编出版了《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防治新编》《现代中医治疗学》《中医心病诊治学》《中风病防治新编》《糖尿病防治新编》等多部著作,荣获多项省市科技成果奖。1989年5月被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为七五建设做贡献首届十杰青年”荣誉称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表彰。他还先后多次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评为全国首届科技创业奖、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省管优秀青年科技专家、中州首届十大青年科技名人、省科技先进工作者、安阳地区行政公署劳动模范、首届安阳市名中医等,2018年10月被授予“世界华人榜.中医传承奖”。他还曾担任全国青联常委、河南省青联副主席,濮阳市第一届人大常委、安阳市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安阳马氏宗亲联谊会会长。

“尽踏山野探秘境,遍寻真材扬国医”。行医期间,马同长还遍访全国各大药市集散地,走访了许多民间医药传承人,足迹踏遍深山、海防,研习本草经典,博采各流派学术思想,收集整理了大量道地中医药珍稀标本,日积月累,在他50岁时,凝聚他数十年心血的安阳中医药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展。目前,安阳市脉管炎医院领办的安阳中医药博物馆拥有中医药文化藏品、珍稀动植物、矿物、药用真菌类中药材标本、浸制标本、腊叶标本等各类展品3000余件,是目前国内大型珍稀中药材标本馆藏较全的专业博物馆之一。

2016年4月,由安阳市易康实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共同投资兴建,国医大师王琦院士亲笔提写馆名的深圳中医药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展。该馆建设期间马同长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并被聘为名誉馆长。该馆一期投资展厅3000余平方米,已成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受到前往参观考察的国家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央人民政府驻港澳特区联络办公室、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广大市民等参观者的高度赞赏,成为岭南中医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作为我国著名的周围血管病专家,马同长仁心仁术,矢志岐黄,淡泊名利,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刻苦研究医学理论,对医术精益求精,把解除患者的痛苦看作是自己最高的追求;他待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始终把病人当亲人;他医德高尚,时刻牢记“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不图名利,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多少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疗之下摆脱了病魔,重新获得了新生。

马同长的一生,充分体现了“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中国医生精神和新时代大医精诚的大家风范。他为我市中医药外向型发展走向全国,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马同长用他40余年悬壶历程,艰苦求索,探索出一条传承、创新、弘扬中医药的岐黄之路。(本文作者杨杰)


本文网址:http://zgymei.com/yimei/3671.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健康日报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健康日报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